关键词: 全国招教 2023
一、单选题
1.我国中小学各科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( )
A.谈话法
B.读书指导法
C.讲授法
D.练习法
2.德育是各社会共有的社会、教育现象,其不具备的属性是( )
A.社会性
B.继承性
C.特殊性
D.阶级性
3.智力可被看作是个体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,( )是其核心因素。
A.判断力
B.想象力
C.思维力
D.观察力
4.记忆分为感觉记忆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。在感觉记忆阶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方法是( )
A.吸引学生的注意
B.为复述留有时间
C.帮助学生进行精细加工
D.经常安排练习
5.教育法律关系的( )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,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人。
A.主体
B.客体
C.内容
D.组织
二、判断题
1.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只能是正向的、促进的。( )
2.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有言传身教的作用,任何人无法替代。( )
3.机械识记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,其效率明显低于意义识记。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,而扼制其机械识记的发展。( )
4.消退是一种强化的过程,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。( )
5.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,应始终贯彻“先立后破,先实验后推广”的工作方针。( )
【参考答案解析】
一、单选题
1.C【解析】讲授法是中小学各科教学采用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。
2.C【解析】德育的性质具体体现在:(1)德育具有社会性,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、教育现象,与人类社会共始终;(2)德育具有历史性,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;(3)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,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;(4)德育具有继承性,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,其原理、原则、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。故本题选C项。
3.C【解析】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,它包括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注意力、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,并以思维力为核心。
4.A【解析】瞬时记忆的记忆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,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都会被登记,然而,瞬时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,才有机会被转入短时记忆。
5.A【解析】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,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。
二、判断题
1.×【解析】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既会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,也会产生负向的消极影响。
2.√【解析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是孩子最亲密的“伙伴”,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。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。
3.×【解析】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,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,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。但机械识记也有一定的必要性,它可能有两种情况:(1)识记者面对的是本身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内在联系的材料;(2)面对的材料虽然有可能有意义,但识记者对其缺乏应有的理解,只能先机械识记,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加以理解。因此,不应该扼制学生机械识记的发展。
4.×【解析】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,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,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。
5.√【解析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,应始终贯彻“先立后破,先实验后推广”的工作方针。
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
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,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
相关推荐:
手机登录下载
微信扫码下载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