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 全国招教 2021
单选题
1.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有其基本要求。以下不在“基本要求”之列的选项是()
A.及时批改
B.分量适当
C.不予反馈
D.目的明确
2.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,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()
A.目标评价模式
B.目的游离评价模式
C.背景、输入、过程、成果评价模式
D.以上都不对
3.芳芳在考试的时候,一般都是把难题放一边,先把容易的做完。这种学习策略属于()
A.计划策略
B.监控策略
C.调节策略
D.求助策略
4.迁移的实质是()
A.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
B.新旧知识的同化
C.新旧知识的顺应
D.新旧经验的转换
5.从众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,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()
A.是权威意见
B.是对他有利的
C.是旁观者的意见
D.是客观的意见
6、材料分析题
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,满分100分的试卷,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。魏老师找他谈话。谈话时,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:“我听语文老师说,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,是吗?”学生答:“是。”“听你父母说,你在家也不写作业,是吗?”学生回答:“是,我什么也不会,什么也不想做。”魏老师说:“你根本不听讲,不学习,还能考8分,说明你挺聪明的,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,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。”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,打开试卷,帮他分析每一道题,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,哪些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,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。在期中考试时,他考了40多分。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效果,帮他确定学习内容,不断地督促、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。到期末考试的时候,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。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。
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。
【参考答案解析】
1.C【解析】布置作业要求作业反馈清晰、及时,C项不属于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。
2.A【解析】目标评价模式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,也是有着“课程评价之父”美誉的泰勒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。
3.C【解析】学习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、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。其中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:(1)计划策略,如设置目标、浏览、设疑等;(2)监控策略,如自我测查、集中注意、监视领会等;(3)调节策略,如调整阅读速度、重新阅读、复查、使用应试策略等。题干中“把难题放一边,先把容易的做完”的策略调整了做题顺序,属于调节策略。
4.A【解析】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,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,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。通过迁移,各种经验得以沟通,经验结构得以整合。
5.B【解析】从众现象的产生大致有两个原因:第一,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,觉得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将有助于他。如果学生越相信集体的正确性,自信心越差,从众的可能性就越大。第二,一个人往往不愿意被群体视为越轨者或不合群者,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,避免受孤立,从而产生从众。
6、材料分析题
该案例中魏老师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,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。
(1)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,要从课程计划、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,面向全体学生,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,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,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,获得最佳的发展。魏老师帮学生检查学习的效果,帮他确定学习内容,不断地督促、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,而不是对全班同学采取统一标准,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。
(2)魏老师对刚接任的班级进行摸底测验,属于诊断性评价,该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、技能以及学习风格等状况进行的预测。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,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,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。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,案例中“在期中考试时,他考了40多分……”“到期末考试的时候,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……”这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。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,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。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,教师必须找准造成学习障碍的原因,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,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。总之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,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,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,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,帮助学生认识自我,建立自信,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,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。
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
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,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
相关推荐:
手机登录下载
微信扫码下载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